

梁实秋的《馋》中有这样一句:
“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,逢时按节的享受一番,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。”
受此启发,大董先生从11年前起,根据春夏秋冬、24节气,将时令的食材,诗歌的浪漫融入菜品,端上餐桌,成就颜值与美味并存的“大董中国意境菜”。而当季节交替,大董又会带着全新的概念,上演新一轮的季节之味。
如今立秋刚过,秋风一起,大董的秋就开始了~
在经历了11个秋之后,去深圳海边转了一圈的大董带回了这次“秋韵”的主角——黄油蟹。
什么是黄油蟹?用黄油蒸的蟹?其实InStyle刚听到这名字,也是跟你一样一脸懵逼,不明所以,毕竟我们这些生活在长江流域,甚至更北的人,一生里几乎没什么机会与这蟹打交道。
那究竟“黄油蟹”是什么呢?
黄油蟹不是蟹的品种,而是膏蟹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发育阶段。炎炎夏日,想要产卵的成熟母膏蟹,喜欢待在浅滩上晒太阳,退潮时,阳光使浅滩的水温变高,这时候母蟹身体里的膏就会受热分解成红黄的油脂,并渗透到体内各个部位,成了黄油蟹。
不过不是所有的膏蟹都会经历这一阶段,也不是所有浅滩上的母膏蟹都能成功化油,通常100只膏蟹里会出现一只黄油蟹,这1%的诞生几率,你说有多珍贵?
黄油蟹主要产于香港后湾海和珠江三角洲一带,每年端午节到中秋前是最佳品尝季节。2004年前,黄油蟹还是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蟹农们捕到黄油蟹还要连连叹气,十几元一扎都没人要。不过到了2005年,嘴刁的香港食家无意中发现了黄油蟹惊为天人的美味,口口相传,这没人要的螃蟹价格一路飙升至成百上千元一斤,成了实打实的“蟹中之王”,
ins@sonoko.hongkong
大闸蟹有分三六九等,黄油蟹自然也有,根据蟹膏的化油程度,黄油蟹被分为头手,二手、膏油、水油4个等级。
“头手”是顶级的黄油蟹,蟹油渗透到关节部位,每一只蟹脚,都呈现饱满的橙黄色透明状。头手可以分为野生和普通两种。纯粹野生的头手黄油蟹,肉扎实、油香足、咸味重,但这种蟹得看天吃饭,想吃到全靠运气。普通头手黄油蟹,口味上咸香度相对均衡。
ins@azmin0324
“二手”指的是除了“头手”以外的、比较成熟的黄油蟹。它们身上的油并未完全散开,带着少许红色硬膏,关节没油,油香肉香不足。市面上见到的黄油蟹大多为“二手”。
再次是“膏油”,蟹身上的油没有完全散开,油中带着大部分硬膏。最差的就是“水油”了,虽然你会看到满当当的油,没有硬膏,但事实上里面空空如也,怎么蒸膏都不会成形的。
ins@oblivionzh
没想到区区一个黄油蟹还有那么多讲究吧,不想吃亏,不想上当,就请看看InStyle为你总结的“黄油蟹选美标准”:
1.看出生
广东产黄油蟹的地方不少,但最好的是深圳福永、沙井、流浮山、白石洲四地。台山的黄油蟹品质同样上乘,但个头比深圳相对小一些,一般在150~200克左右。
2.看油膏
黄油蟹的油膏决定一切,头手蟹的脚关节金黄,掩位(就是菊花的地方~)鼓胀,用手按压,有些柔软,表示膏油都化了,要是按起来硬硬的,表示膏尚未化尽。这点跟调大闸蟹的手感有点不一样哦!
3.看蟹面
最后记得把黄油蟹拿到太阳底下,看看蟹盖两侧的尖角处是否通透,越通透说明化油越好,油越多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跟InStyle一样忍不住吞口水,别着急,我们这就送上这份新鲜出炉的试吃心得,为你的大董品蟹之路起个头。
过境上海的台风和暴雨,丝毫没搅了大家尝美食的雅兴,都早早汇集到了越洋广场楼上的大董。
InStyle一进场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,院儿里掉落的海棠果儿和红黄相间的花朵被摆到了晚宴的餐桌上,没了夏天莫奈花园的繁花四溢,却多了份秋天的暖意,很是契合这次“落花时节又逢君”秋季品鉴会的主题。
前调•前菜
红酒梨软籽石榴沙拉&水蜜桃火腿沙拉
大董在设计这套秋季菜单时想,过去11年能用的好像都用过了,还能有什么心意?左思右想的时候看到了手边的水蜜桃,突然灵感迸发“不如把时令水果入菜吧!”于是这两道最先登场的沙拉就出现了~
红酒浸渍过的梨片搭配这个季节的软籽石榴,映在片片绿叶当中,红粉相间,绿意犹存。尝上一勺,强烈的酸与甜在口中四散开来,余韵里还带着些许酒香,味蕾瞬间就被打开了。
蜜瓜与火腿是再常见不过的搭配,但这水蜜桃与伊比利亚火腿同时出现在盘子里,InStyle还真是头一回见!先不说这桃子的粉嫩有多浪漫,它的口感像极了姑娘的肌肤,柔柔嫩嫩,咬破的瞬间汁水还会浸透齿间。更另人惊喜的是桃子那温柔的甜味似乎比甜腻的蜜瓜更适合火腿,它非但不会盖过火腿的咸鲜,反而令两种食材变得更特别。
悠韵•汤
六月黄粥
在黄油蟹上场前,大董坏坏地用一道“六月黄粥”吊起了我们的胃口。
这六月黄是阳澄湖里的螃蟹完成最后一次蜕壳,成为大闸蟹之前的“童子蟹”,壳薄肉嫩黄又多,是上海人的最爱,每年7、8月都会拿它来做面拖蟹。不过大董可没这么做,而是拆其肉取其黄,加上大米,熬煮成粥,简简单单,却把六月黄的鲜美发挥到了极致!InStyle一不小心就把一整完粥给喝光了。
菁华•招牌主菜
广东台山黄油蟹
叮叮叮~~主角终于要上场了!!!
不过吃蟹前,InStyle还要来科普个知识点,那就是黄油蟹究竟该怎么吃?
黄油蟹最佳的吃法跟大闸蟹一样,就是清蒸,但在蟹的处理和做法上还是有不少注意点的:
1. 用“冰水冬眠法”清洗。黄油蟹是蟹类里比较凶猛的品种,被它的大螯夹一下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所以首先在放有黄油蟹的盆中加入刚好没过蟹盖的清水,加入2勺花雕酒,然后缓慢加入少许冰块,待螃蟹适应水温吐泡泡后,加入大量冰块盖住它,冰大约30分钟让它完全失去知觉。之后你就能放开胆子给它“洗澡”了。
2. 黄油蟹必须整只去蒸,不能开盖,洗得时候也必须特别小心,不能断螯折爪,不然伤口就会出现“泻油”,到时候蒸出来就跟普通蟹没啥两样了。
科普完,我们的蟹也登场了,看看InStyle的这只是不是真的肥得漏油了[嘿嘿]
打开蟹盖~哇~~这品相,这扑鼻的蟹油香,绝对是头手无疑了!你先别羡慕InStyle,晚宴现场包括我这只在内的52只黄油蟹,几乎个个都肥美到流油,可见大董黄油蟹的品质非同一般哦!
好了话不多说,开吃。小编用嘴一嗦,满口都是那清甜香浓的蟹膏,难怪当年的香港老饕会被它一下子虏获,真的是好好吃!再来看看蟹肉,无论是身上,还是蟹脚里,无一例外都泛着淡淡的金黄色,吃起来与大闸蟹不同,更饱满,更有嚼劲,还带着一丝恰大好处的咸鲜,完全可以不用蘸醋。螃蟹虽好,但本性寒,所以大董还贴心地配了一壶热乎乎的红糖姜茶,一口蟹一口茶,完美!
菁华•招牌主菜
董氏新麦烧海参
在来大董前,就有不少人安利过这道招牌海参了,但小编我向来对海参无感,再招牌也提不起什么兴趣。不过当这菜一上桌,我立刻就感受到不一样了!要把海参做好最大的难题就是入味,所以外面看到的大部分海参颜色都偏浅,吃起来淡而无味,还带着点儿腥。但小编眼前的这条海参完全不同!
它乌黑、晶莹、油亮,一刀切下去,那股软糯的劲儿透过刀身就能感受,夹一小块,放入口中,轻轻一咬,这海参从内到外,每一个角落,每一颗细胞都被汤汁所渗透,不腥不腻,真的是一绝!好吧~我承认,从这一刻起,我爱上大董的海参了。
行吟•主菜
葱爆牛肉
梁实秋的《馋》里还有一句:“秋风一起,先闻到糖炒栗子的气味,然后就是炮烤涮羊肉,还有七尖八团的大螃蟹。”
大董先生说在北京,秋风一起就得吃这炮烤涮羊牛肉。而这炮烤涮羊牛肉即是将新鲜的牛肉或羊肉片,与京葱一起放在滚烫的铁板上炮烤,这滋滋作响的声音和京葱的香气一同扑面而来,让人馋涎欲滴。所以他特别将这道葱爆牛肉放进了秋季菜单里,也许这就是对秋天最好对诠释。
幽香•主食
大董“酥不腻”小雏鸭
大董烤鸭在江湖上的地位不用InStyle多说了吧,而且这鸭还没上!
配料碟看的人眼花缭乱:哈密瓜、黄瓜、蒜泥、白砂糖、甜面酱、京葱,外加两种酱菜,真的是各种款式各种花色任你选择。
这十几个人,一字排开的片鸭队伍,气势惊人,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鸭子了(期待ing)。
除了常见的鸭皮蘸糖和包鸭饼的传统吃法,大董还给烤鸭配上了空心烧饼。把鸭肉、甜面酱、黄瓜条、哈密瓜条统统塞进去,虽然馅料差不多,这松脆的烧饼与有韧劲的饼皮口感截然不同,真的别有一番风味。
幽香•主食
董记红糖饼
烤鸭之后,是这道长得颇好看的“红糖饼”。糖霜的脆亮儿,马卡龙的柔滑,再咬一口糖饼,熔岩般的红糖馅儿顺着齿间烫破了上牙膛。
佟曲•甜品
摔碎了的蛋
压轴出场的自然是菜品界的颜值担当——甜品。这次大董用蛋白霜制成支离破碎的蛋壳,一汪黄橙橙的蛋黄缺完好无损的躺在蛋壳的中央,用勺子轻轻剖开,任其流下,
这酸甜的芒果味既呼应了第一道“红酒梨软石榴沙拉”的口感,又为这场品鉴会做出了最完美的ending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已经被InStyle成功种草?
被黄油蟹圈了粉?
不过,越是好吃的东西,越不等人,
错过了这一波就得等明年咯~